浙江新闻关注金榜轻工:“卯”足干劲拼经济

发布时间: 浏览次数: 846

【编者按】

当前,全省各地全力拼经济,记者蹲点采访温州各奋斗主体的新春开局实践,提炼”拼“字秘诀,记录”拼“字视角,探寻”拼“字劲道—

“拼”视角丨人物讲述

疫情三年,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,也改变了很多行业状态。当防疫药品成为全民必需品时,我们既心痛,又着急。从事中医药和食品加工智能成套设备制造,我们能做的,就是快速研发投产机械设备,供应给防疫物资生产厂家。

对大多数同类企业而言,与数据拉锯,与时间赛跑,很多同行企业会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业务版图,而我们并不敢轻易随波逐流。在母公司多弗集团支持下,我们专心做好自己的产品。为了提高生产率,我们像是医生做手术一样,去研究机械生产方案,琢磨怎么让机械的劳动力再上升一点。

我是在跑业务的旅途中,感受到疫情防控调整的。此前,以岭药业追加设备订单,我跑到石家庄去对接。出来一趟就想着多抢些订单,从北往南返回途中,一路走市场访客户,路上能感觉到防控政策逐步放开。当我从动车站出来时,什么都不查就出站了,一种非常痛快的感觉。

我想,接下来的市场竞争,应该也会很痛快。直觉告诉我,什么都不要犹豫,前期研发的努力,便是现在开拓的底气,大胆前行就是了。回到单位,我的日程表排满了参加招标和客户洽谈。跟上大环境新节奏,每天同事们见面不是寒暄“吃了么”,而是“开单了么”。

经济复苏了,市场活跃了,在闯的过程中也倍感压力了。相信很多行业都一样,市场饱和度达到一定的状态,竞争就会越来越卷。当大家都围炉抢食时,就要好好考虑怎么端好自己的饭碗,以及吃完这顿后,下一锅在哪里?

25岁的金榜轻工,给我们的答案是:到国外薅羊毛。我们把能说会道懂业务的年轻人赶到国外拓展市场。企业大胆闯,自然要吃不少苦头,但也能在磨练中获得成长。我们拿到的第一笔国外订单,是来自德国某头部食品公司的土耳其工厂。涉及跨国服务,往往要过好几道关,而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
很快问题也来了:对方看中的是我们的拳头产品——带式干燥机。以往,这家企业的设备都来自德国供应商,换了产品后自然也会有对比。不得不承认,我们和发达国家的产品在技术和精度上还有距离。

为了让客户满意,我们安排专人学习语言、了解政策,带着技术到现场,安装设备,指导生产。以一心向客户的确定性,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。在较低成本的基础上,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,赢得了外国友人的好评和信赖。从此,我们便用脚力在原本铁板一块的欧洲市场撑开了一道口子。

相信很多初尝外贸的企业都会有这样的感觉,在拼抢之中遇到波折并不是什么坏事,反之可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。借强者锤炼自己,大胆去拼,痛快去战,抓住海外市场资金回笼快的特点,也有助于内部技术与管理的提升。

前几天,我们收到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通知,金榜轻工被认定为2022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这也印证了我们最初的研判:放手去闯,但不随波逐流;大胆去拼,在市场中成长。

“拼”思考丨记者观察

在金榜轻工采访时,有种感觉恰如其名,面对形势变化,卸下思想包袱轻松上阵,痛快战一场,金榜题名终有时。在制造业市场中,许多中小企业都是行动派,他们遵循着温州人“杨梅要掉到篮子里才是自己的”朴素理念,始终把目光盯在一个地方,专心做好一个产品。这看似并不“先进”,恰又在关键的时候,能弥补现实产品的“不先进”。正如孙昌榜所提及的,放手去闯,少不了遭遇几番波折,但在比拼中发现短板和痛处,想办法迅速解决快速成长,才能真正拥有痛快一战之力和战之必胜的效果。

(转自:浙江新闻客户端)